HACCP計劃書-5.7重要管制點計畫表

 參考文件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計畫書範例-「食用油脂-壓榨油」


制定日期

2023年5月15日

文件名稱

文件編號


制定單位

食品安全管制小組

重要管制點計畫表

版次


頁次


(本表不敷使用時請自行增加欄位)

重要

管制點
(CCP)

顯著之

安全危害

管制界限

監測程序

矯正措施

紀錄

確認程序

項目

方法

頻率

執行人

1-1 原料驗收

化學性-

化學物質及天然毒素殘留(如:農藥、重金屬(鉛、鎘)、真菌毒素(黃麴毒素)等)

供應商提供之證明文件符合檢驗標準)

農藥311項

重金屬

鉛0.2 ppm

鎘0.2 ppm

總黃麴毒素

花生≤15 ppb
其他≤10 ppb

供應商提供之證明文件

確認供應商提供之證明文件是否符合標準

1次/每批

品保人員

  1. 未提供證明文件者,不予驗收

  2. 超標則退貨或銷毀

  3. 加強供應商評鑑或合約管理

  1. 原料驗收紀錄表

  2. 異常矯正措施紀錄表

  3. 檢驗結果紀錄表

  1. 品保課長應確認每批原料之證明文件是否符合檢驗標準及證明文件之可信度。

  2. 品管每批自行檢驗或委託第三公證實驗室檢驗原料之農藥、重金屬、黃麴毒素

4. 焙炒

化學性-

油脂氧化劣變物質、化學物質生成(苯駢芘等)

焙炒溫度

200°C以下

焙炒時間

 分鐘


(溫度和時間謹請依據各廠實際作業情況而定,但其苯駢芘及總極性化合物需在合格範圍內)

焙炒溫度

焙炒時間

  1. 以連續式溫度紀錄器監測並記錄焙炒溫度、時間

  2. 焙炒後感官檢查


1次/台

操作人員

  1. 判定焙炒異常之產品,依據異常程度決定後續處理方式(如:延長焙炒時間或廢棄)。

  2. 判定為焙炒機溫度失控時,立即通報工務人員維修。

  3. 品管需確認異常原因並防止再發生,如確認焙炒機故障,必要時需重新探討並修正維護計畫;若為人員疏失則應加強人員教育訓練。

  1. 焙炒機溫度時間紀錄表

  2. 異常矯正措施紀錄表

  3. 溫度計校正紀錄表

  1. 生產課長每日確認操作人員是否落實執行焙炒作業及其管理紀錄。

  2. 工務課長每日確認一次焙炒機溫度時間紀錄表之正確性。

  3. 每日由品管巡視焙炒機,確認溫度計之正確性。

  4. 焙炒機溫度計每年執行外校。

  5. 品管每批取樣檢驗成品油之水分。

10. 過濾

物理性-

雜質殘留異物混入

(如:灰塵、砂石、莖、植物碎屑、破碎種子、外殼、金屬等雜質)

  1. 過濾裝置規格及完好:

  1. 濾網布:

孔徑 μ

長度≤ m

  1. 濾網

目數 mesh

孔徑mm

  1. 過濾壓力

  2. 流速

  1. 過濾裝置

  2. 過濾壓力

  3. 流速


  1. 確認過濾裝置規格、完整性及安裝嚴密性

  2. 壓力

  3. 流速

連續


操作人員

  1. 不合格過過濾裝置退貨

  2. 過濾裝置破損,則予以更換並重新過濾

  3. 根據壓力及流速清洗過濾裝置

  1. 過濾裝置驗收紀錄表

  2. 過濾紀錄表

  3. 異常矯正措施紀錄表

  1. 生產課長每批確認操作人員是否落實執行過濾作業及其管理紀錄。

  2. 工務課長每批確認一次過濾紀錄表之正確性。

  3. 品管每小時巡視過濾裝置完整性及安裝是否嚴密

  4. 品管每小時取樣確認成品油之透明度。

  5. 壓力表每年執行外校。

13. 金屬檢測

物理性-

金屬異物

成品不得檢出


磁力強度(表面高斯)

7000-8000 GS

金屬異物


以管路式磁棒連續

執行檢測

連續

操作人員

  1. 未安裝磁棒:

  1. 現場操作人員應管理並隔離異常品。

  2. 磁棒安裝後再重新通過管路執行金屬檢測。

  1. 通過異常時:

  1. 維護人員探討原因(磁力不夠或清理頻率少)。

  2. 解決異常問題並防止再發生(根據產品流動性選擇合適強度磁棒或增加清理頻率)。

  3. 品保於管路磁棒修復後再執行金屬檢測。

  1. 金屬檢測機測試紀錄表

  2. 異常矯正措施紀錄表

  1. 生產課長每日作業前、後查看是否已清理磁棒上吸附的雜質,以確保生產時發揮功能。

  2. 生產課長每日確認現場操作人員是否落實輸油管安裝磁棒及其紀錄。

  3. 生產課長作業中每2小時檢查輸油過程中磁棒是否正常運作,必要時執行清理。

  4. 若未安裝磁棒或磁棒出現異常,立即通知主管,保留產品並停止生產,待安裝或修復後重新通過磁棒。

  5. 管路式磁棒定期執行外校確認磁力範圍。